高考落榜

若为女儿上学徇了私 怎么面对更多落榜考生

发布于: 2016-11-14
2597人阅读

  

  “豫来豫好 河南故事”系列报道《豫见红色家风》之八

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:“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。”

  省十次党代会召开之际,省委老干部局、东方今报·猛犸新闻联合推出《豫见红色家风》系列特别策划。通过老党员、老革命的后代回忆与讲述,再现父辈曾经的故事,以及传承下来的家事家风对自己及后代的影响。
今日推出《豫见红色家风》第八期。
讲述人:郭群义

  整理:
东方今报·猛犸新闻
记者 韩争强/文图


一件事让父亲感动了一辈子:在旧社会,想在乡下找个工作,都得托人送礼,没想到,跟着共产党,自己一个没有任何靠山的农村青年,还能在城里找到工作。

  ▶我姐郭峰在考高中时成绩差了几分,时任鄢陵一中教导主任的父亲说:大家都看着我哩,我在郭峰上高中问题上徇了私情,如何面对更多落榜考生?


穿着姐姐的花衣服长大

  1928年2月,我父亲郭永昌出生在扶沟县一个地主家庭。一说起地主,很多人会认为,那就是现在的土豪啊,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其实不然,那时的郭家已家道中落,父亲上面已经有了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,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。几年后,“打土豪分田地”的社会风暴也波及了郭家,家里就更困难了。

  家附近有所学校,父亲总爱往那儿跑。奶奶看出了他的心思,硬是挤出些钱,让5岁的他成为一名学生。上学总得有两身替换的衣服吧,奶奶只能把姑姑们穿过的花衣服修剪后让他穿。
父亲说,刚穿时可难为情。衣服颜色艳不说,有的还带着花,老远一看,就知道是穿女人的衣服,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。有一次遭到同学奚落后,父亲故意把衣服撕烂了一道口子,打算借此机会跟花衣服说再见。但被细心的奶奶看出了端倪。奶奶教育他说,做人要实实在在,不能说瞎话,现在是困难时期,家里能供你上学很不容易了,不要和别人攀比穿衣花钱,要上进,比学习比修行比品德。
此后,父亲再也没有嫌弃过捡穿姐姐的花衣服。
父亲一生勤俭节约、诚实做人、严以律己的生活和工作作风,就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。


没有托人 政府安排父亲到县城工作

  抗战胜利那年,父亲读完高中,到开封的中原工学院水利系就读。在开封解放前,学校又先后迁到芜湖、南京。此时,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南京已经乱成了一锅粥。这时,父亲面临着人生一个重要抉择,是去台湾,还是回家乡的解放区?有同学说,不能去解放区,万一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打回来咋办?但是父亲和两个同学商量后,还是决定回家乡,跟着共产党走。他们三个人绕道多地,几经辗转后终于回到了许昌。

  1949年8月,省教育部门让父亲到鄢陵县一小(现在的鄢陵县实验小学)任教。这件事,让初来乍到的父亲感动了一辈子:在旧社会,想在乡下找个工作,都得托人送礼,没想到,跟着共产党,自己一个没有任何靠山的农村青年,还能在城里找到工作,而且是教最高年级——六年级,这是对他的重用呀。
更暖心的还在后边呢!1950年春,省教育部门又将父亲调入初中,并公派他到河南大学进修。父亲很犹豫,因为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的工资哩,一旦参加进修断了经济来源咋办?到校报到时,学校又让他把在县里领的粮票退了,正担心一家人的生活时,学校的补助发下来了,比在县里领的粮票还多!
沐浴在党恩下,父亲和同事的干劲更足了,工作都是抢着干。有时为了辅导学生,把一块黑板一分两半,一人一半给学生讲题。父亲那时辅导学生全是出于革命热情和爱心,不像现在的个别教师办辅导班是为了敛财。
老爸当教导主任 女儿却没有学上

  在父亲当教师前,家里一直想让他学些手艺,以便能养家糊口。父亲说,当一名手艺人,顾的是一个家,而当教师,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人。孰轻孰重,显而易见。

  父亲说,学生没有好赖之分,只存在教师会不会教育、引导的问题。他在初中当副校长时,一个淘气男生竟然在课堂上对漂亮的女教师做出不雅动作,把老师气得哭着跑出教室告到父亲那里。这事,换成很多人,非狠揍那个男生一顿不可。但父亲没有那样做,而是与他心平气和地谈心,讲道理。最后,男生心悦诚服,保证痛改前非,并诚恳地向老师道了歉。后来,这名学生不仅改掉了不良习气,还考上了高中,考上了大学。
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“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”,是父亲的工作座右铭。他一生致力于大众教育事业,处处以身作则。为此,还导致我姐怨了他数年。
1956年,父亲被抽调筹办鄢陵一中(现在的鄢陵县一高),并任教导主任。而我姐郭峰在考高中时成绩差了几分,在旁人看来,即便没考上,郭峰上高中也是毫无问题的。但父亲说,大家都看着我哩,我在郭峰上高中问题上徇了私情,如何面对更多落榜考生?我姐只得告别校园下乡插队当知青去了。
我也是受父亲的影响,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。
只想教书育人 数次力推“当官”机会

  以父亲的学历、知识和人品,在当时改行从政的机会很多。但父亲从手持教鞭起,就没打算改行。1949年冬,鄢陵县召开各界代表大会,要选举文教界代表,县里和教育部门让父亲当代表,父亲还跟领导吵了一架。父亲说,我专心教书育人就行了,别让我因为政事耽搁了教学。后来,经过再三解释劝导,父亲才接受了。任鄢陵一中教导主任和副校长,也是如此。

  鄢陵一中在父亲带领下,教学成绩一年比一年好。1965年,鄢陵一中考入大专院校的考生达到90%以上,升学率在许昌地区排名第一。在“文革”中的批斗会上,不想冤枉父亲的师生“批斗”父亲时,“揭发”的都是他如何抓教学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事迹,弄得当时的负责人哭笑不得。
虽然兢兢业业,成绩突出,但因为出身问题,父亲一直都没有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83年1月,拨乱反正后,父亲终于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,圆了多年夙愿。
1988年10月,在教育战线工作了近40年的父亲离休了,但他仍然为鄢陵县社会事业而忙碌着,办老年大学,巡视、督导教育工作等,乐此不疲。
■记者手记

  89岁老人4次眼含热泪

  11月1日,记者在鄢陵县郭群义家中见到了郭永昌老人,他面色红润,思路清晰。在回忆起少年时代的艰辛时,老人面色赤红,泪眼模糊。我知道,这是苦楚的泪。

  在说及当年他没有托人,组织上就在县城里安排了工作时,老人激动得面颊通红,语言哽咽,双眼泪珠滚动。我知道,这是感恩的泪。
在谈及多次辞官,只愿低头干事时,老人面色通红,双眼含泪,我知道,这是老人感谢党和政府信任的泪。
说起县领导经常看望慰问他,老人又一次面色通红,两眼含泪。我知道,这是感动、欣慰的泪。
“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”是郭永昌老人一生践行的座右铭 

查看更多

高考分数低老师帮你选学校

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、意向专业 为您查找适合你的院校列表, 24小时内短信电话发送给你!

上一篇:曹可凡自传《人生AB面》:高考落榜复读 但焉知非福?

下一篇:惊险:误解分数线差点落榜

版权所有:无忧高考网

咨询热线:4007-567-088

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、意向专业,为您查找适合你的院校列表,24小时内短信电话发送给你!

高校招生

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、意向专业,为您查找适合你的院校列表,24小时内短信电话发送给你!直接咨询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