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素来就有“第一”绑架,就像小时候考试拿了个第二,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,都会觉得自己很失败。可人生是自己的,无论多少金牌银牌,最终的归宿不过都是橱柜里的一个角落。最终留在心里的,是我们流过的汗,淌过的泪,和永不放弃自己的精神。
一个关于山峰的故事
我们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。
一个老师问全班同学,同学们,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个山峰?
大家异口同声:珠穆拉玛峰!
老师听完,满意的点点头,然后立刻问:各位,那第二呢?
全班哑口无言,鸦雀无声,于是,老师笑笑说:你们看到了吗?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每一个人在任何比赛和考试中,度要去争夺第一名,因为,第二名永远没人记得。
故事讲完了,励志吗?
好了,接下来,我想继续讲完这个故事。
两年前,我把这个故事同样说给了几个美国学生,你知道他们怎么回答的吗?
第一位同学:老师,为什么我们非要别人记得,自己尽力努力过不就可以了吗?
第二位同学:第一名只有一个人,如果都去争第一,那谁得第二?得了第二不是会难受吗?
第三位同学,对啊,第二难道不应该很开心,而且被表扬吗?
最后一个同学直接用现实反驳我,他说,老师,谁告诉你谁都不知道第二高峰是什么,第二高的峰叫做乔戈里峰, 它的高度是8611米。我暑假刚和爸妈去过。
他们的答案瞬间让我震惊了,忽然,我开始反思中国这么多年的“第一名教育”,这些年,我们不停的教育学生第一名的重要性,逐渐忘记了,这个世界上,任何比赛第一只有一个,可是第二第三到几百确是大多数;
我们过分的去宣传高考状元,却发现很多高考失利的人竟然在今后的生活里也能出类拔萃;我们一味的去追求金牌,却忘了银牌、铜牌也是拿汗水泪水拼搏出来的。
鲁迅先生曾经说,我每看运动会时,常常这样想,优胜者固然可敬,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,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,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。
而这些小人物,正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却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和聚光,却被莫名其妙的忽视和批评。
“金牌”道德观绑架了多少运动员
里约奥运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,孙杨以3分41秒68夺得银牌,与冠军相差0.13秒。
赛后,孙杨情绪失控,在混合采访区内抱着熟悉的记者流出了伤心的泪水。
被万千荧光灯闪耀的时刻,我为他感到心疼。
我不知道一个硬汉为什么会哭,但我明白,一定是他足够伤心或足够委屈,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流泪。
这些年,看孙杨的采访,媒体都在不停的强调他对金牌的渴望和决心,这一次次的暗示,就让大家潜移默化的觉得孙杨就等于游泳冠军一样。
这些年,我们用第一名和金牌的道德观绑架了多少运动员。
何况奥运会最重要的应该是精神,是不怕输,不怕累的精神,不是金牌,更不是奖金,运动员只要精疲力尽大汗淋漓,就应该收到重视和表扬,他们没有对不起谁,要说对不起,应该是媒体对不起他们。
孙杨没有对不起国家,没有对不起人民,我们看到了他的尽力,明白了他的努力,仅此就好。
其实,所有参加奥运会的健儿都是好样的,他们为奥运会付出了太多,得到金牌我们为你骄傲,得到银牌我们为你自豪,就算什么也没有,我依旧在赛场上为你欢呼、听你欢笑。
除了孙杨外,最近两天的朋友圈也被这位叫傅园慧的小姑娘刷屏了。
她以小组第三的成绩晋级女子100米仰泳决赛,这个成绩并不算亮眼,但赛后采访却让她成为了今日第一网红。
在听闻自己的成绩是58秒95时,她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惊讶与喜悦:“我有这么快?我很满意!”
然后记者问:“这个状态有所保留吗?”
因为这只是预赛,更重要的决赛还没到来,所以标准答案当然应该是“有所保留,后面的决赛争取有更好的发挥。”
然而,只见她欢快的摇了摇头:“没有保留,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!”
记者又问:“是不是对明天的决赛充满希望了?”
这时当然应该坚决的说“是!”来表达自己对金牌的渴望。
然而她斩钉截铁地说:“没有期待!我已经很满意啦!”
然后便欢快地跑开。
孙杨和傅园慧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,不禁让我们思考:每个比赛都去争夺第一名,真的那么重要吗?
告诉孩子 这些人高考失利却依然成功
这些年,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高考状元,仿佛他们就是人生的赢家,仿佛考试第一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。
但事实呢?
中央教科院在2011年做过一个调查,叫做《上海教育》,里面有这样一句话:
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,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”。
高考或许可以影响你的未来,却绝不会决定你的人生。未来还长,路在脚下。不信?看看他们如何走出高考的“阴霾”。
马云数学曾得1分
1982年,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。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:北京大学。当年,他的数学成绩是——1分。
心灰意冷的马云和表弟去宾馆应聘服务生,让老板给拒了。通过找关系,才做了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儿。19岁那年,他再次走进高考考场,数学成绩19分!
马云又开始了一遍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。到了20岁那年,他参加了第三次高考。这次,数学考了79分,但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。
当年,杭州师范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,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。校领导做了一个令马云感觉是天上掉馅饼的决定,那就是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。于是,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。
俞敏洪英语从33分到95分
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。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,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。
高考失利,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、插秧、割稻,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。1979年,再次参加高考,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,但英语只考了55分,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,结果再度落榜。
俞敏洪参加了一个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。他和二十多个男孩一起住在一个连厕所都没有的大房间里。早上和大家一起背单词、背课文、做题、讨论,晚上10点半熄灯以后,大家全部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。
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,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,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。分数出来了,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,总分387分。当年,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。
李修平曾三次落榜
当初,李修平高考连续三年落榜,父亲却从来没有为她“走后门”找工作。父亲的话里没有丝毫通融:“你如果继续复习考大学,我支持你;你如果不想考了,就把档案放在街道上,听街道的安排。”
李修平特别不服气:姐姐哥哥都上了大学,怎么我就不行?后来她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,离家时,父亲送给她几句话:“生活要朴素,学习要努力,做人要坦诚。”这是一个父亲送给女儿的“规矩”。
蒋雯丽高考落榜当工人
蒋雯丽因《牵手》《金婚》《中国式离婚》等影视剧而大红大紫,但是,当年这个心怀梦想的女孩儿也曾高考落榜,被分配到安徽蚌埠的自来水厂当工人。
蒋雯丽后来回忆道:“我觉得我是一个很不认命的人。”当时,蒋雯丽给厂里组织文艺演出,一个舞台总监跑过来对蒋雯丽说,我看你表现力不错,可以去考电影学院。这是蒋雯丽第一次听说电影学院。后来,她就这样“自以为是”地真的去考试了,没想到文化课高考落榜已经参加工作的她最后竟然考上了!
孟非没听说过“高考决定命运”
1990年,孟非参加高考。“落榜对我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。我坦然面对,也从未想过去复读。干什么不一样?”不过孟非说,和所有年轻人一样,他对社会的艰辛认识不足。落榜后他去深圳打工,结果处处碰壁,不到一个月就回南京了。
1992年,他通过成人高考,考上南师大中文系。后来到电视台打杂,帮人背包、打灯等,但一直都是临时工的角色。直到1996年,他的一部专题片《飞向亚特兰大》让他在全国小有名气,成为电视台的正式人员。
2002年,在江苏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1小时直播栏目《南京零距离》中,他终于走到了台前。后来孟非成功主持《非诚勿扰》节目,由此在全国大红大紫。
徐静蕾考化妆专业被拒之门外
徐静蕾曾说:“7岁的我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偌大的北京城去学画,一心要考中戏的舞美系和工艺美院,却名落孙山;当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时,我愣是被拒之门外。没想到出来的时候遇上一位导演,误认为我是表演系的学生,我猛然动了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念头。考电影学院的时候,我连一段舞蹈都没跳完,考官无奈地让我绕着大教室跑一圈!就这样,我居然就稀里糊涂地跑进了表演系。”
李安第二次落榜时,数学差0.67分
第一年参加中国台湾联考,李安以6分之差落榜。第二年重考,数学差了0.67分,再度落榜。李安的父亲是台南一中的校长,李安的两次落榜对于李家来说难以接受。
后来,李安几经努力,考上艺专影剧科。据他形容,那是“灵魂第一次获得解放”,而他也是那时才发现,原来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读书与升学。
此后,李安学芭蕾、写小说、练声乐、画素描。大学落榜者李安,最终成为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。
李希贵:“学会输”关乎孩子的命运
“我的孩子怎能输?我的孩子要样样都强!”试问:这是不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想法?在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看来,挫折教育尤为重要,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,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。
关心愈切,心也愈急,结果家长和孩子往往都会输不起。这样的环境里,孩子往往只被教如何去赢,却不知道怎样面对输。然而,面对挫折,是人生重要一刻,如何让孩子在输的时候、平凡的时候,收获美好,考验着我们的教育。
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
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,你往往看不出他的差别。只有遇到挫败时,才能看出人的伟大。这就是我们为啥佩服红塔山董事长褚时健的原因,他在四个行当都有挫败,但是他最后都站起来了,站得很高很高。
我上个星期,刚见过我们全运会柔道的冠军,我问他心得的时候,他说我们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,第一课就是学会摔倒之后不受伤,你首先必须不断被人打败,然后你会滚翻、用特定姿势确保你倒下之后,伤不了你。这是最重要的一课,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失败之后不受伤,在失败后看到光明。
我曾和白岩松老师交流,交流了伦敦奥运会的心得。在伦敦,他感觉到,欧洲运动员都学会输,他们即使拿个第6、第8、第21,都开心得不得了,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他在那个过程中已经有了收获。比赛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段而已,并非全部。
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,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。我的儿子他小的时候,特别喜欢和他的爷爷下军棋、围棋、象棋。为什么?每次都是他爷爷输了,后来我看不过去,我和他下,每次都会让他输。尽管他不愿意和我下,但我每次必须让他跟我下,必须学会输,不然特别危险。
走出三次挫折,就知道挫折后有光明
什么叫挫折教育?就是要让孩子在经受挫折的时候,知道有光明。为什么有些孩子跳楼?就是他经受挫折后,他觉得就完了,觉得就一败涂地了。人生不是这样,我们必须要让孩子知道,败了不要紧,败了一定还是有光明在的。但是你光靠说教,是不行的。只有他在一次次失败中,你带他去寻找,是不是还有一线亮光,是不是就可以走出来了。走出三次后,他就知道挫折后有光明,就没有更大的人生风险。
在十一学校,我们一个学生创业的基地——松林书苑,这里会不断挂出“重新开业”的牌子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公司“死了”,“死了”后重新开张。说实在的,我知道我们十一有200多个社团,但我也搞不懂究竟是多少个,因为今天建了两个,明天垮了三个。
有人就说,你能不能派老师专门辅导下,让他们别垮了,我说不可以。因为一旦老师介入,学生很多东西就得按老师想法做了。而且我希望孩子的社团在学校都挎过一次,办个社团3个月、半年的,然后垮了,多好!人生重要的财富!比到社会上办公司垮了的成本低多了。
当我们学会输时,孩子也学会输了
在十一学校,有个“道歉日”,10月12日。因为我们有个秋天,着急栽大树,结果这个大树晚上十点以后才让进五环内,所以拉到这学校已经凌晨12点了,必须种起来,就在学生公寓旁边栽,工人没太注意,吵吵闹闹,把好多学生搞得没睡好。
学生当天晚上就给我发短信了。我就告诉总务处,不断地启发他们。他们终于在我的启发下,在学生的公寓楼,向全校贴了两封“道歉信”,向学生道歉。这一道歉,学生马上就变了,学生就觉得,我们也得道歉,不该这么计较。所以,后来这一天就成为学校的“道歉日”。
2011年的校运动会,会务上一个班经过主席台跳舞的时候,音乐给弄错了。怎么办?教导处老师写道歉信,道歉。老师们可能感觉,无所谓,但孩子不得了,原本排得那么好的舞蹈,音乐给配错了,多难受阿。但老师一道歉,就消气了。
我也经常给学生道歉。有次中国教育协会临时安排我到中国台湾去,平时我的出访都是已经安排好的,但因为我是协会副会长,他们说在台湾有个论坛没人去,临时让我过去,说要有领导致辞,我就没办法了。但是和孩子们周一的“校长有约”共进午餐,两个星期都已经约好了,我去不了。怎么办?道歉,给所有学生写道歉信,后来学生们也原谅我了。回来后我给大家补了饭。
短处我才不管呢!我是用我的长处来工作和生活的
木桶理论害了我们好多年,总是认为短板决定能盛多少水。但这个世界,短板是可以连接的,我需要装水时,我接一块板插上去就行了,李四有个短板拿张三的插上去好了。你让我攒齐这所有板,对不起,我一辈子都攒不起来。
当我们的孩子有一短处的时候,我们的家庭、社会和学校,都急着做一件事,就是去补短。其实,更重要的是,尽快去发现长处,他一定有自己的长处。
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导演王潮歌,她说,短处?短处我才不管呢!我是用我的长处来工作和生活的。这人非常有个性,人家就是能做出《印象刘三姐》、《印象西湖》,很能和别人合作。
每一方面有点成就的人,往往都有了不起的短处,比如崔永元、乔布斯,都有严重的忧郁症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天天想着怎么超越自己。
一个家庭若如果紧紧抓住孩子优势,培养15年时间,你什么中考、高考,都不在话下。但就是我们不淡定,我们老摇摆,我们老怕输在起跑线,最终我们就真的输了,最终你什么优势也没发现。
有一部很著名的教育电影,印度的《世界与星星》,大家可以看看。讲的是一个很不会学习的孩子,分数是零分。但是他遇到一个老师,变成了宝贝,成为一个绘画的天才。“发现真的你,找到自己,你就是太阳,光芒万丈。
高校招生
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、意向专业,为您查找适合你的院校列表,24小时内短信电话发送给你!直接咨询老师